字号: 大 中 小
宾政发〔2021〕8号
宾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宾西开发区管委会:
《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业经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宾县人民政府
2021年5月20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目 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五年,是宾县转型发展、晋位升级的重要时期。在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成绩的同时,充分认识领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涵,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明确“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科学确定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宾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开好局、起好步。本规划根据《中共宾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宾县的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纲领。
第一章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起点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宾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三五”时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6%,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粮食年产量保持在20亿斤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全县2871户,611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2个,完成危房改造4335个,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32处,义务教育阶段消除失学辍学,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商业补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创新驱动不断提升。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县,深入推进哈工大宾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深化改革加快步伐。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设立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6.5%,市场主体达到3.3万户。党政机构、事业单位改革有序实施,职能权责更加优化。融媒体中心建设、黑土地保护利用、宾西经济发达镇等改革示范先行、亮点纷呈。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开展“治霾卫蓝”行动,整治“散乱污”企业14户,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92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格保护二龙湖水源地,综合治理宾州河等中小河流。深入开展农业“三减”、大棚房整治、湿地保护、违建别墅清理等专项行动。民生保障务实有效。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8%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79.6万人。新建宾安、满井敬老院。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7万人和38.2万人。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1个,规范管理弃管小区37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完成哈佳铁路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哈佳快速铁路和木兰松花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新建改造城乡道路221.9公里、桥梁52座,实施安全防护工程108公里。推进宾州镇供水厂、宾西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社会秩序持续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实施公安“六大工程”,推进智慧公安、智慧交通和“一村一辅警”建设。实现信访形势、信访秩序“双好转”。开展重要领域安全整治,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从严治党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更加巩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第二节 面临的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我省振兴发展,多次对东北地区和我省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赋予黑龙江省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战略定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支持东北振兴政策措施,明确“十四五”期间要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特别是支持深哈合作、哈尔滨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省委提出“六个强省”战略目标,实施强省会战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做强立县主导产业,推进园区提档升级,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市委强调要突出抓项目、强园区、优环境、惠民生、补短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总量、产业层次、财政实力全面提升,营造竞相发展、争先晋位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将宾县与阿城区、双城区、呼兰区一并纳入都市区四个组团,致力打造产业配套协作区、生态后花园、城市休闲地、城市中央厨房。并提出建设“两基地一中心两城市”的远景目标,将有利于宾县激发产业、资源、科技等潜力,加快塑造竞争优势,为宾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历史机遇。同时,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国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各地对生产要素争夺更加激烈。宾县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突出承接省市战略与发展自身优势相结合,用好新战略机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县域经济竞技角逐中创新发展,勇立排头,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宾县新征程。
第三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战略安排,依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的省、市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发展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宾县将基本健全高质量的市场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为实现“六个强省”、哈尔滨市“两基地一中心两城市”作出贡献,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绿色、美丽、富裕、平安、兴旺现代化新宾县。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和制造业竞争力大幅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形成一流营商环境,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宾县。
——新时代文化体系更加完善,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建成美丽宾县。
——形成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对日、韩、俄等国家为重点开放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拓展宾县多元化经济发展新模式。
——平安宾县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的高效执行体系全面形成,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基本建成匹配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宾县的监督体系,全面从严治党成果更加显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成效,“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打造成风清、气顺、劲足、业兴的干事创业大环境。
第二章 开启宾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找准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突破点,着力解放思想,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着力集聚各类人才,建成哈东产业集聚地、特色农业大基地、服务城乡示范地、旅游康养目的地,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子,把宾县打造成为哈东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工作部署,积极应对未来面临的风险挑战,抓住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为实现晋位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支持是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不断实现宾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宾县改革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固树立改革是发展第一动力的意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宾县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规划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建立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的系统观念,解决经济发展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的问题。
第三节 发展定位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比较优势,建成哈东产业集聚地、特色农业大基地、服务城乡示范地、旅游康养目的地,实现“工业强县、农业特色县、旅游名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重要突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全省第一梯队、哈尔滨九县(市)排头兵。
哈东产业集聚地。依托区位优势和宾西经开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全面复制“新区模式”、“自贸片区模式”,集聚创新、资本、项目、人才等发展要素,做大做强“3+3”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哈东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哈东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
特色农业大基地。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引导优质品种集群集聚,推进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鲜食玉米、果蔬、烤烟、中草药及林下经济作物,打造“一牛一鸡”产业,做强国家级雪花肉牛产业集群示范县,做大祖代种鸡和肉鸡养殖规模,配套完善冷链物流,打造安全可靠的特色农业发展典范。
服务城乡示范地。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服务供给,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区域服务能力,打造哈东市郊花园。叫响宾州·衡水桃李学谷小镇等“高智”教育品牌,建设城市中央厨房,满足城乡多样需求,形成高水平“双服务”模式。
旅游康养目的地。践行“两山”理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线优势,依托二龙山风景区、英杰风景区,强化旅游与文化、健康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挖掘红色教育、沿江湿地、乡村田园、寒地温泉等资源潜力,打造都市近郊旅游养生度假优选地。
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跨越。深度做好“三篇大文章”,工业强县建设迈出重要步伐,“3+3”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高,数字产业、健康产业、新材料等新产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实现提档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力显著增强。
——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新跨越。高质量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稳定,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科技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三次产业实现有效融合,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中央厨房功能显著增强,农业特色县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跨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发展要素不断集聚,创新主体活力充分释放,产业培育设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对经济的贡献率持续提高,国家级创新型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跨越。“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大幅提升,实现“最多跑一次”,“办事不求人”在宾县蔚然成风。持续推进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机关效能显著提升。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有效增强。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
——园区建设实现新跨越。围绕宾西经开区提质增效,在项目建设和对外开放合作上取得更大突破,园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实现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与哈尔滨新区实现协同发展,把宾西经开区建成哈尔滨版“昆山”,发挥更大引领辐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跨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资源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治理取得突破,土壤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环境质量指标稳中有升,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
——城乡建设实现新跨越。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效融入哈尔滨都市区发展,以城带乡、城乡互补更加紧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区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实现新跨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迸发活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民生福祉改善实现新跨越。城乡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同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就业、教育、文化、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更新工程脚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实现新跨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络初步形成,防范风险能力切实提升,农村社会治理不断深化,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专栏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注:带[ ]为累计数据;*为年均增速;∆为2019年数据。
第三章 聚力工业强县,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把高质量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和支撑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深度融入哈尔滨市产业布局,突出做好“三篇大文章”,全力推进“3+3”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将宾西经开区打造成百亿级园区,建成工业强县。
优先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重点壮大肉制品、玉米、大豆、果蔬、食品、饮料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东北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积极推进宾西肉业、宾西牛业、禹王蛋白、大北农和高泰食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品牌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产业发展。到2025年,力争培育出5家产值超10亿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产值150亿元。
突出发展现代包装产业。研发包装新材料、新产品,优先发展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的中高端包装制品。促进包装产业与生态农业、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快速消费品业、远程物流配送业、电商平台以及创意文化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引领以宏瑞包装、和鑫纸业为代表的现代包装产业集群多元化发展,打造现代物流包装、电子商务包装、创意文化包装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巩固东北地区最大、黑龙江省唯一的现代包装产业生产基地的龙头地位,打造“现代包装产业之都”。到2025年,力争现代包装业实现产值10亿元,比2020年翻一番。
加快发展健康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万亩药材种植基地和居仁中医药特色小镇的优势,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合作,开发中药材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及中药提纯项目,扩大中药制造业规模、形成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繁荣中药材产业。以中医药产业为基础,联合二龙山风景区、英杰风景区、长寿山景区、香炉山、沿江湿地等打造康养产业,建设一条医疗健康用品制造、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保健护理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健康产业链,逐步形成健康产业集群。至2025年,力争健康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比2020年增长350%。
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大中型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装备、光电新材料产业项目以及与其配套的上下游和横向产业链项目建设,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新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比2020年翻一番。力争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比2020年翻一番。力争信息技术装备产业力争工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比2020年翻一番。
专栏3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稳步发展现代建材产业。加快传统建材产品向绿色、节能、环保建材产品优化升级步伐,推进建材部品化、原料标准化,引导企业向提供研发设计、采购物流、营销融资、建设维护和技术支持等一体化服务、系统方案业务转型。鼓励开发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水泥基材料及制品、节能门窗等部品化建材,开发大规格、高承载性、适应不同环境和工程结构要求的预制混凝土桩产品,延长现代建材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造现代建材特色产业集群。至2025年,力争现代建材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比2020年翻一番。
第二节 强化宾西经开区的核心引领力
按照“配套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构建“两核一带”新型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综合实力、集聚辐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创新型、外向型、服务型“三型”园区,把宾西经开区建成哈尔滨版“昆山”。到2025年,宾西经开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建设1-2个主题产业园,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就业人员达到2.5万人。
打造外向型工业园区。主动融入哈尔滨新发展格局,推动宾西经开区与综合保税区和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一体化发展,与哈尔滨新区结对合作、协同发展。依托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开展多种形式国际交流,设立海关特别监管仓,吸引有竞争力外资企业入驻。借助深哈合作契机,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园区合作,互补资源、互补优势,促进链性融合发展。
打造创新型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园中园、园外园等“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模式,丰富园区发展内涵,拓宽园区发展外延。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与哈工大、东北农大、省农科院等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创建一批合作程度深、科技水平高、成果转化快的创业创新平台。依托哈工大宾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孵化器二期等载体,建立产业引导和科技创新基金,为转型发展装上强力引擎。推进机制创新,鼓励在行政审批、财税管理、干部使用、容错免责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不断优化土地、人才、环境等要素配置。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实施经开区建设、运营、招商、管理和服务的市场化模式。
打造服务型工业园区。完善经开区“一区两镇”各类专项规划,顺应企业的轻资产化运营需求,推进经开区水源地及供水管网、标准化厂房、道路升级改造、工业物联网和5G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区、北区土地收储,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加大“腾笼换鸟”力度,清理“僵尸企业”,盘活土地存量,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完善宾西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落实“联审联办”工作机制,深入实施驻厂服务员制度,搭建无障碍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园区服务力。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拉大园区框架,不断提升园区吸引力。
第三节 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牵引作用
围绕做强主导产业,做大优势产业目标,着力引进高质量产业资本、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到2025年,力争招商引资各类产业项目150个、计划协议总投资不低于250亿元,其中宾西经开区引进投资超过50亿元的产业项目达到2-3个。
科学编制产业链图谱。依据“3+3”现代产业新体系,系统构建产业图谱,重点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建立招商项目储备库。推行链长制,着力引进稳链、补链、扩链、强链项目,加快打造高能级产业链条。
专栏4 产业链招商重点方向
探索招商引资新机制。建立完善“部门+企业”“专班+园区”“目标+考核”“全员招商”等招商引资机制,根据目标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实施“一企一策”,灵活运用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强化招商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打造一支熟悉项目建设、懂得规划布局、了解土地审批、知晓金融政策的专业招商引资队伍。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充分利用老乡资源、校友资源,支持本地企业向外发展,吸引企业集团总部落户,形成“走进来”“走出去”双向流动机制。进一步落实兑现企业优惠扶持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壮大。
第四章 聚力农业现代化,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强化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巩固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特色县转变。
第一节 稳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保障粮食供给。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永久农田红线,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装备先进适用型和大型农机具,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到2025年,粮食产量保持在20亿斤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98%。
保护黑土地。积极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国家级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县项目。推行耕地轮作,持续开展农业“三减”行动,鼓励支持农膜和农资包装物回收,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广应用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等关键技术,促进耕地提质改造。加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农田林网结构,保持良好的田间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黑土沙化风蚀。
专栏5 黑土地保护重点工程
建设农田水利设施。聚焦短板,持续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更新。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推进抗旱水源工程和涝区治理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高效用水技术,大力实施停水、节水、换水“三水”行动。
专栏6 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项目
振兴现代种业。建设优势制种基地,加大种子保护力度,保护好农业“芯片”。大力支持和引进知名种子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黑龙江第一积温带大豆和玉米种业集聚地。实施良种试验、繁育和推广一体化发展。鼓励种子企业开展校企、院企合作,支持建设现代化种业加工中心,开展高价值经济作物种子的清选、分级、干燥、包衣等加工处理及包装。
第二节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
坚持“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以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走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道路,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到2025年,农业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以上。
推动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经营。培育扶持一乡一品一特色,开展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县和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支持ChinaGAP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化运营,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引领农业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道路。培育地理标志,提升地方品牌影响力,重点培育和打响永和蔬菜、居仁中药、宾西牛肉、鹏达种鸡、高泰食品等品牌和商标。到2025年,全县绿色有机“两品一标”食品标识60个,农产品知名品牌达到10个。
专栏7 农业产业重要基地
推动农业科技强力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国家级创新型县潜能,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支持科研机构在域内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合作的循环农业模式,应用和推广节水灌溉、绿色植保、测土施肥等关键和实用技术。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61.5%。
推动智慧农业加快建设。依托哈尔滨市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建立农业物联网数据交换共享和生产监控技术标准体系,探索农业物联网推广应用新模式,发展智慧气象服务,促进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有效对接,推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第三节 强势推进畜牧大县建设
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加快发展种鸡产业,稳步发展生猪产业,积极发展特色林下禽业、柞蚕等养殖业,提高畜禽疫病防治能力,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优质畜禽产品供给能力。
建设肉牛强县。依托省级现代肉牛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现代肉牛产业园,在宾西镇、永和乡、居仁镇、满井镇、鸟河乡、宾州镇、经建乡、三宝乡、宾安镇、常安镇、宁远镇等11个乡镇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围绕创建宾县雪花肉牛产业集群示范县,以宾西牛业、宾西食品、盛林牧业、希曼生物等企业为龙头,建设饲料加工、种牛繁育、标准化饲养和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终端营销等相对完善的全产业链条,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宾安肉牛市场市场辐射带动能力。到2025年,建设雪花肉牛产业集群标准化养殖基地5个,肉牛出栏量达到20万头,规模化养殖占比达到30%以上,争创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肉牛强县。
建设龙江种鸡第一县。以双汇集团5000万只肉鸡加工项目做牵动,带动宾县发展集养殖、饲料、屠宰、深加工于一体的肉鸡产业基地。以鹏达牧业18万套祖代种鸡和600万套父母代种鸡生产项目为主导,打造种鸡繁育特色产业基地,带动建设龙江种鸡第一县。
建设生猪调出大县。重点支持糖坊镇、三宝乡、鸟河乡、满井镇、宾安镇、经建乡利用区域内可利用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和撤并自然屯后的可利用土地,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到2025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占比达到52%。
建设林下特色养殖基地。重点发展森林猪、森林牛、森林鸡、森林鸭、森林鹅、蜜蜂等特色林下养殖,扩大养殖规模。大力推广现代化养殖方式,推行生产、加工、经营一体化,借助盛林达林产品公司平台,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手段,推进线上、线下全方位销售模式。
专栏8 畜牧业重点项目支撑工程
第四节 培育农村经济发展动能
加强现代农业园区高效发展。以域内具有品牌示范带动效应的农业园区为基础,整合小微产业园和优势资源,打造集生产、加工、网络营销、农家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以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的形式,全面提高种植效益,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因地制宜发展生态观光、休闲体验、运动健康、养老养生、餐饮美食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深度融合。开展“互联网+高质量农产品”行动,积极发展农村电商。
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创新发展。以宾西经开区为平台,建设宾西粮食物流产业园区,构建哈东地区粮食购销集散地和宾西经开区涉粮加工企业的原料仓储基地,完善冷链物流和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创新发展。
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综合利用,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现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建设社会化服务中心,承担产权登记、土地流转等功能。
持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扶持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各类新型主体。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户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到产业园区发展加工流通、电商服务、农机租赁于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支持农民开展信用合作,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到2025年,累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达到5000个。
持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落实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选择村集体经济基础好的村,研究设立村投公司,通过项目融资、产业投资、资产营运、项目建设等经营管理,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不断增值收益,化解乡村建设融资困难问题。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搭建完善产权交易和金融服务平台、林农互助平台、“企业+基地”示范平台,促进林权规范、有序流转。
加大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力度。建设农村“四好公路”、重点推进升级改造通村公路、逐步推进村内主干路改造,持续推进农村危桥改造。开展农村水源保护,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中国移动接入层OTN网络改造和扩容工程、龙江网络城乡宽带扩容覆盖工程建设,全部乡镇宽带接入能力达100MB,新建和扩容设备均支持IPv6协议。探索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
专栏9 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工程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力度。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快递便民服务网点、连锁便民店等设施。鼓励建设养老机构、老人日托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提升农村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加大生态与环境保护推进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突出农村田园风貌特色,打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将巩固脱贫成效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坚持落实“四个不摘”,增强政策延续性,将贫困边缘人口的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纳入工作重点。将产业振兴与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相结合,建立“党支部+龙头产业+扶贫项目+合作社”互帮互助、互相带动的扶贫机制,实现产业扶贫项目与龙头产业的有效对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扶贫相结合。健全致贫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第五章 聚力旅游名县,打造好客宾县新名片
深度挖掘丰富旅游资源,依托“旅游+”模式,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功能和服务水平,开发宜行宜游宜居宜养的全域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哈市近郊旅游康养休闲目的地。到202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12亿元,接待游客总量达到300万人次。
加强与哈尔滨及周边市县旅游景区、城市合作,加强哈尔滨近郊旅游环线建设,建立旅游联盟,实现线路共享、形象共宣,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点线面全方位结合,落实旅游空间载体,构筑“1113”总体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叫响“龙江好风光,宾县占一方”品牌。
一核——宾县旅游发展核心。以宾州主城区为主体,打造健康养生核、综合服务核、休闲娱乐核、历史文化核、宜居宜游核于一体的“五核齐聚”旅游服务核心。
一带——滨江景观带。构建国家级滨江自驾观光旅游带和国家级滨江养生度假旅游带,打造享誉国内的滨江旅游体验地。
一线——自驾旅游交通线。联动客源市场,融合全县产业,构筑交通大动脉,形成通畅、便捷、快速的旅游交通体系格局。
三片区——养生度假旅游片区、休闲农业旅游片区、宾西工业旅游片区。
激发优势景区新动能。实施景区提档升级工程,推进二龙山、英杰、长寿山、香炉山、大顶山等景区向休闲、度假、康养、避暑复合型体验性景区转变,打造成智慧旅游示范景区。二龙山景区重点推进集养生度假、亲子娱乐、研学旅游、城市公园等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建成旅游产业的“龙头”;英杰景区重点丰富体验功能,完善服务功能,打造集温泉养生、体育运动、冰雪度假、亲子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四季型旅游景区;香炉山景区重点打造集主题休闲度假、自然山水体验、文化娱乐活动、自然康养健身等于一体的知名景区;长寿山景区重点建设精彩极致的养生产品和体验项目,建成宾县文化旅游示范、生态旅游标杆;大顶山景区重点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区,借助境内万顷湿地,与江北景观大道连线互动,与太阳岛及滨江湿地融汇互通,打造沿江旅游观光带和滨江生态型自驾车营地;宾西经开区推进旅游与绿色食品、新材料、农副产品等加工业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今麦郎工业旅游区。
擦亮乡村景区新招牌。立足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首批森林乡村、国家首批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黑龙江省委对口帮扶村、省新农村建设五星级村、哈尔滨新农村示范村等称号,聚焦友联村发展实际,以点带面,科学谋划,构筑产业发展格局;坚持试点先行,整体推进,打造乡村旅游群落;注重政府引导,多元投入,营造合力发展态势。发挥“明星景区”导流作用,带动全县乡村景区加速发展,大力倡导乡村休闲游、乡村民情游、礼仪风俗游,推动哈尔滨近郊游乡村品牌建设。
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突出全谱系旅游产品开发,聚合“吃、住、娱、购”要素,力争实现一业兴带百业旺。优化景区功能及业态,设立高铁站游客中心,创建旅游气象设施,完善自驾车营地配套设施。推进5G、电子平台等大数据体系管理,加快旅游信息终端体系建设,推动旅游电子政务、资讯、电商深度融合,建设智慧旅游景区。
第三节 创新旅游跨界融合发展
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实施融合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与文化、康养、体育、农业、工业、地产、教育、互联网等互联互通,更好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把旅游产业打造成综合拉动功能最强的融合型产业。
推进“旅游+文化”。支持旅游与红色文化、东北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冰雪文化等深度融合,推进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修建中共北满分局旧址、以哲公园,打造二龙山避暑滑雪度假生态旅游目的地、长寿山文化旅游区“寿”文化载体。进一步探索挖掘英杰、二龙山等影视资源,以大有影视基地为核心,在《乡村爱情》《大村官》《越活越来劲》等影视题材的基础上,促进影视文化在旅游景区不断丰富和发展,吸引更多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联合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建立特色创意旅游商品体系。
推进“旅游+康养”。加快建设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倡导低碳旅游,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启动推进大顶山度假区和居仁中医药特色小镇建设,重点发展温泉、田野、森林等康养游,举办大顶山医疗养生节、英杰温泉养生节,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推进“旅游+体育”。将体育设施融入景点、景区、园区,盘活现有体育资源,打造冰雪活动、山地户外、水上娱乐等体育旅游项目。组织二龙山山地运动节等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推动体育旅游产品升级,形成一批户外运动基地等。
推进“旅游+农业”。大力发展农事体验、田园观光、农品采摘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动漫欢乐庄园、“现象级”农居品牌等“旅游+农业”精品项目。加快发展永和菜业、宾州生态园,大力开发农民画、英杰参久蜜、北极杉灵芝等旅游商品和纪念品,推动农副产品商品化。
推进“旅游+工业”。依托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推进宾西肉业、宾西牛业、今麦郎等工业观赏区建设,畅通参观通道,重点打造工业博览游、工业娱乐游、工业科技游、工业创意游等工业体验旅游产品。
推进“旅游+地产”。根据城区发展需要,进一步拉伸城市骨架,促进景城融合,不断实现城中有景,景中有城,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商服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社区,有利于建设景观化现代城市。
推进“旅游+教育”。通过游学、研学、冬夏令营、科学认知等活动,开拓广阔的教育旅游市场。推动与昆仑旅游学院、农垦职业学院、职教中心等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多方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升本地旅游人力资源规模和水平。
推进“旅游+互联网”。大力开发互联网经济,依托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谋划成立旅游大数据中心。注重品牌效应,注册品牌“宾州八景”,成立宾州八景优品汇直播带货实体店,广泛同各类媒体展开合作,拓展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入,努力扩大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专栏10 旅游重点工程及旅游线路
第六章 聚力城乡融合,拓展协调发展新空间
按照主体功能区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加速宾州镇“西扩北拓”建设新城区,依托半城郊型经济,促进城乡发展要素加快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空间。
以哈同交通线为整体发展的中轴线,以宾州镇和宾西镇为经济增长极,联动居仁镇发展,以永和乡、满井镇等特色乡镇为支撑,形成“一轴双极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轴:以哈同交通线为主轴,重点布局发展要素,切实加强核心引力,集聚发展动力。
双极:以宾州镇、宾西镇为双增长极,联动居仁镇发展。宾州镇加快推进“西扩北拓”城市骨架建设,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打造以教育、商贸、休闲为主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宾西镇以服务宾西经开区为重点,发展“3+3”产业体系;居仁镇西部发展工业和健康产业,东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多点:依托永和乡、满井镇等特色乡镇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和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功能齐全、要素活跃、辐射能力强的特色乡镇,形成全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第二节 集聚发展要素
打造哈东经济增长极。对接哈尔滨发展战略,积极谋求与呼兰区、双城区、阿城区全方位合作,加快融入主城区发展。依托宾西经开区,与哈尔滨新区合作,建设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溢出企业承接区和深哈合作产业转移承接区。与道外区、香坊区、综保区协同发展,壮大对俄进出口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培育产业平台,逐渐形成哈尔滨东部发展组团。到2025年,建成集产业承接、进出口加工、商贸物流为一体的哈东一体化协同发展区。
打造都市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推进冷链运输产业发展,打造都市中央厨房。发展水稻、玉米、大豆、杂粮、杂豆种植及深加工,积极推进鲜食玉米种植。大力发展以肉牛和家禽养殖、屠宰、深加工为主的副食品业。依托国有林场发展食用菌、红松果等。推进设施蔬菜和夏秋南销露地蔬菜种植,发展脱水蔬菜、即食蔬菜加工。
打造哈东物流产业枢纽。以宾西经开区物流园为运营主体,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健康产业、先进制造、现代建材等仓配服务、电商物流服务,重点培育制造业供应链物流体系。鼓励配备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导引运输车和库存管理系统等公共仓储集散回收设施,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托宾西东站货运枢纽开展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做强对俄贸易物流产业,谋划承接国际班列东通道集结中心,建设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发展域内物流配送、仓储超市、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流通业,建立布局合理、物畅其流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打通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渠道。
科学制定宾县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城镇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三类功能空间。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服务60万人口为目标,实施老城区更新工程,高质量建设新城区。到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65.9%。
加快非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放开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限制,打破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壁垒,推动未落户城镇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加快实施老城区更新工程。继续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东方新区等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到2025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8个。加强路网建设,打通外循环,连通内循环,打通断头路,提升城镇交通综合承载能力。完善“三供一业”基础设施,推进供热设施改造、燃气入户等,完善供水、供电基础设施,引入大物业管理模式。完善城镇服务设施。合理布局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停车场。在产业园区和居民区建设一批丰巢等智能投递系统。实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规划建设一批贴近社区、方便可达、全时开放的公园。利用闲置用地、街边街角,楼体墙面等建设街边景观、公园小品。在标志性建筑、商场、旅游景区、街道等人流量多的场所,推进灯光亮化建设。推进专业市场建设,合理布局新建农产品集贸市场、农机大市场、肉牛交易市场,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加快高标准新城区建设。科学规划新城区基础建设、产业布局和生态保护,为新城区市民创造高标准物质生活和集约化生产环境。高标准建设供水、供电、供气、信息、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提升新城区绿化、美化、亮化程度,增加公园、休闲娱乐场所的布局密度,形成“山、水、田、城、园”和谐共融的新城区架构。
加快筹集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及时研究并利用好国家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高效率谋划企业债券融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快速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支撑。
第七章 聚力新发展格局,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第一节 提升供给端市场优势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益。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执法装备及检验设备,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实现与全国网络平台互通。重点加大“四品一械”以及对市场价格、产品质量、公平竞争、广告等领域监管力度。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强化品牌推广。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弹性。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包装、健康产业、先进制造、现代建材、现代服务六大产业,建立产业链供应链清单图谱,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强化高端产品、中间产品和基础原材料稳定供应,实现供应链、采购链、生产链闭环运作,保障生产核心系统平稳运行。
强化创新引领需求升级。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新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强化自主产品应用迭代升级,培育新增长点,实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循环发展。
加速线上消费。突出以文促旅、以旅带商、多业融合,创新消费模式和业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餐饮、住宿、娱乐等传统产业融合。引导支持有一定规模的商贸流通企业、农资流通企业进行数字化、电商化转型升级,开发适合推广传播的小程序或区域购物平台,吸收小型商贸流通个体、农资销售个体进入连锁化销售网络。推行团购下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直供直销等形式,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构建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圈,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服务需求。
扩大信息消费。加快推进网络建设及共建共享,组织实施信息惠民重大应用示范发展工程,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体系。实施大数据应用工程,加快健康医疗、企业监管、信用体系、商贸物流等领域大数据应用,推动政府、社会、企业数据融合应用。推动基于数字家庭技术的影音娱乐、健康保健、居家养老、智能家居等推广应用。
提振乡村消费。拓展乡村消费市场空间,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点建设。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恢复发展基层供销社,探索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多方面需求的为农服务平台。鼓励餐饮企业丰富提升菜品,完善餐饮服务标准,打造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店”。引领乡村消费向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转型,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支持商贸服务业智能化发展。推进乡村商贸振兴工程、商业特色街区和商贸特色镇建设,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批发、连锁经营、商业特色街区、大型购物中心(商场、超市)推动商贸服务业智能化升级。到2025年,商贸服务业智能化升级实现全覆盖。
支持校园经济创新发展。完善周边生活学习服务配套设施,构建以服务校园为核心的“校园经济圈”。以互联网为基础,推动校园经济创新发展,激发校园优质消费潜力。
支持金融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构建以融资租赁、企业债券、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为重点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普惠性金融进乡村的力度,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推广数字化常规支付活动,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服务质量。
支持现代咨询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开拓中介咨询服务业务,吸引有实力有影响力的知名中介服务公司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扶持创业人员创办中介咨询公司,提供开展科技咨询、信息服务、风险投资、融资担保、技术交易、人才中介、会展服务、广告宣传、电子商务等咨询服务项目,助力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
支持房地产业规范化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出台规范、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推动房地产业规范化发展。结合城镇总体规划,重点建设新型生态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文旅康养地产、新型农村社区等。
围绕重点领域投资建设项目。聚焦“百千万”工程、省百大和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扎实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围绕国家和省重大基础设施、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社会民生、节能环保与生态保护四大领域谋划项目。突出政府投资在补短板、增效率、强基础、转机制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带动和激活社会投资活力,共同激发投资拉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围绕要素流动健全投资机制。深化投融资改革,破除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要素自由流动障碍,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突出政府投资导向作用,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推动要素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重组。
围绕投资便利再造服务流程。利用“一会三函”等绿色通道,实行项目审批清单制,加快项目审批进程,项目建设实行专班管理、专班推进,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确保项目建设早开工、快推进、早建成。
加大外贸企业支持力度。抓住中俄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性机遇,积极组织企业报名参加相关重要国际展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在稳定和壮大农副产品、木制品等传统大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规模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构建多元化的出口产品结构。依托中韩国际产业创新合作中心,鼓励企业开拓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际市场,加大对外贸易力度。
深度融入区域开放格局。承接好哈尔滨和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的辐射项目,深度融入哈尔滨产业布局,利用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辐射溢出,加强在研发、生产、服务、销售等方面的融合。推动引进跨境电商平台、网红直播等形式的新业态项目,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共享国际商贸、物流组织、外向型产业等平台资源,引导外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深化对俄经贸合作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着力深化友好往来,探索发展旅游、文化、科技、农业等多领域合作。依托“黑龙江对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合作平台,加强与央企合作,承接重大对俄合作项目。大力发展对俄特色服务贸易,建成黑龙江省重要的对俄出口加工和服务贸易产业基地。
第八章 聚力深化改革,焕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坚持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勇于突破体制机制束缚,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力争到2025年,部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成果,部分领域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国家级创新型县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五大领域”行政综合执法、公务员职级并行、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等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强社兴企,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统筹管理,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纵深推进落实医疗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设医共体,依托健康医疗云平台,实现县、乡、村信息交互,实现分级诊疗全面铺开。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实施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复制推广先进省份“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推广告知承诺制、承诺即开工、证照分离等审批新模式,加快推行前店后场的“一窗式”服务模式,推进零成本社会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流程再造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简化办事流程。以营商环境监督站点为基础,构建全县营商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市民不动产登记、审批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与房产、民政、市场、自然资源、税务、公检法司、金融等全面对接。
加大数字政务建设力度。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智慧政务体系。对接“全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品牌,推进“一号能办、一窗快办”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和线上线下业务开展,巩固“办事不求人”成果。建立全县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实现政务信息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共享使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村延伸,打造优质高效便民便企审批服务。到2025年,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应办尽办”。
加大“诚信宾县”营造力度。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落实“双公示”信息归集制度,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力度。建立联合奖惩机制,选取重点行业,将信用信息查询和联合奖惩措施应用嵌入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业务流程。推进容缺受理、承诺即开工等信用分类监管,持续规范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
加大政企关系改善力度。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和诉求,切实落靠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完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激励干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哈市最优的金牌服务环境。
坚定不移改善民营经济发展外部环境。落实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持民营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落实“减税降费”各项税收政策,执行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相关政策,为民营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政策。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中期票据等。
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在增总量、上规模、拓市场、提质效上下功夫,支持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采取技术创新、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利用资本市场增资扩股等方式,打造“小巨人”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与工业云平台服务商合作,加快业务系统云化迁移以及管理、服务、设备、产品等上云,推动民营经济借“云”腾飞。
坚定不移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宣传诚信守约、履责担当、服务社会的先进典型,引领带动更多民营企业家,坚持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
改革人才引进机制。保障人才引进用编需求,建立“编制周转池”,落实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建立人才引进项目库,优先支持青年人才。组建针对高层次人才的招才引智机构,对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对引进的博士和具有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开展“一人一策”服务。鼓励各类企业和创业创新主体通过搭建“院士工作站”、“技术研发中心”等方式引进产业领军人才。聘请国家级、省级杰出人才、领军人才作为各领域的远程指导专家,在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论证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每年选拔一批年轻人才到高等院校深造,重点培养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专业人才。与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各种专业学会、协会等组织开展合作,对经开区的干部、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创业、技术培训。接纳高校在校生到企业实习,建立人才实训基地。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和“校友经济”“老乡经济”“招财引智”战略,建设创新创业活力之城。
第九章 聚力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新模式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作为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到202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土壤污染治理效果显著,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指标巩固改善。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性提升。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重点三北防护林、国家储备林、退耕还林、生态经济林、种苗基地、绿化苗圃大苗培育、林辅用地退耕还林等工程。启动三江平原湿地恢复等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切实保护好原生态。借助省森林经营试点县契机,建设绿化大树产业园区,积极推进林业增汇减排项目试点。
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加强沿江自然保护区管护,治理违规建筑、非法放牧、非法开垦等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采石、侵占耕地、污染水体、毁林毁草开荒等行为,杜绝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重特大森林案件和重特大森林疫情,在常态严管中保护生态。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0.9%。
专栏11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环境综合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矿山企业粉尘规范化管理,推进散煤替代改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达到80%以上。
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系统治理水污染,健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发挥河(湖)长作用,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全面改善水环境。推进宾州河综合治理,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做到黑臭整治与景观打造并行。到2025年,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3%。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加强固废污染防治,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推进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建设。统筹规划城乡垃圾用地,建设垃圾中转站。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逐步完善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垃圾转运设施,提升建制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强化危险废弃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到202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坚持生产方式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量应用高科技,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化解落后产能。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绿色生态产业模式,让新经济成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坚持生活方式绿色化。开展公共机构节能行动,普及绿色办公,推进无纸化办公,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加大绿色采购力度,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推广生活垃圾减量化措施。倡导公交、单车、步行等绿色出行,逐步推进慢行系统建设,改善绿色出行配套设施。开展“倡导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文明餐桌活动。推进“限塑令”落地实施,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发展循环利用。加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加快企业节能和环保技术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林木加工、制造业企业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加快形成“资源—产品—废弃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种养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推行节约利用。严格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推进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的农用地整治。加大节水力度,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大幅提升再生水利用比例。
第十章 聚力基础设施,筑牢转型升级新支撑
坚持服务发展、惠及民生、引领未来的目标导向,针对城乡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研究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发展夯基础、蓄潜能。
加快城市管理数字化进程。推进数字化指挥中心建设,构建“大城管”综合管理体制,促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建设全县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授权共享、深度开发应用,探索市场运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便民的数据服务。加强多功能路灯、垃圾箱网点布设与管护。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遵循集约化、同步化、系统化要求,合理布局5G基站。加快5G与民生服务、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重要领域综合应用,培育一批5G创新发展新业态,打造多样化服务平台。推动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搭建充电服务管理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体系。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成为企业管理组织变革、培育新型能力的重要途径。强化城市管理等感知设施建设布局,开展物联网技术引进和应用示范,推广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应用。到2025年,力争建设5G基站300个,在公交站场、停车场等重点区域建设充电桩300个,建设集中式充换电站60个。
第二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和水治理制度体系。实施水文站建设工程,提高水文监测和洪涝灾害预警能力。实施河流治理与护岸建设工程,重点推进蜚克图河、海里浑河、马蛇子河、枷板河、涛淇河中小河流治理,将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松花江供水项目建设,对水源井、提配水设备、净水设备、井房、管网等进行改造和提档升级。到2025年,力争改造升级饮水工程500处、新建饮水工程144处。
专栏12 水利工程重点项目
第三节 完善现代交通网络建设
构建城乡融合的现代交通体系。加快铁路建设,做好宾西地方铁路维护工作,完善哈佳铁路货运路线配套设施建设,配合推进哈佳铁路尽快开通货运线路。实施省道及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和连通工程,优先推进国省道建设,开展“四好农村路”和“美丽农村路”创建活动,改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促进养护管理水平均衡提高。重点推进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逐步推进农村田间道路改造建设,实现农村公路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加速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规划建设标准化治超站,提高公路超限治理能力。到2025年,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现代交通网。
专栏13 现代交通体系重点工程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加强城乡电网改造升级,优化宾西经开区配电网布局,保障电力需求。提升电网扩容能力,构建现代化配电网络。大力支持生物质能、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强“互补”式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行风、光、火、蓄、储多能源互补优化调度模型,提高能源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水平。
第十一章 聚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新感受
牢固树立民生底线思维,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社会建设水平,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多渠道推进就业。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免费培训下乡活动,提供更加多样化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劳动力市场、培训机构、用人单位三方信息联络渠道,实现各级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连接,通过更新“就业地图”、传统媒介、招聘信息单等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克服就业信息不对称。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坚持开展“春风行动”“大学生招聘会”等招聘活动,继续加大劳动力转移步伐,规范发展劳务中介机构,完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衔接。实施大学生回乡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帮助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解决创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到2025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达到2.7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拓展民众增收渠道。力争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与同期GDP增速同步。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拓展民众的收入及财富的增量渠道,推动农民工、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经营者、低工资就业者、农村多种经营者、乡镇企业工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基层人员破格晋升,依规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水平。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各行业工资应发尽发。鼓励居民创新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推进农民增收渠道转型,推行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把产业链留在县域,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提高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城乡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站)等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床位达标。推行“政府主导+社会运作”的社会化养老体系,支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全面落实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完成筹资运行、待遇保障、医保支付、基金监管等重要机制建设以及医药服务供给、医保管理服务等改革任务,对接做好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工作。继续完善基金预警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稳步推进失业保险扩围,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鼓励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保障职工利益。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分类分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强对困难家庭、失独家庭、单亲特困等特殊家庭的政策支持、救助和服务。推进殡葬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建设2-3处公益性骨灰金字塔。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建设工程,培育和优先发展公益慈善类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强化双拥工作,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建立双拥长效机制,加强优抚工作,拓宽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渠道,打造国家级双拥模范县。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升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完善0-3岁托育机构建设、“两癌”患病低收入妇女救助等保障措施,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程关怀和全面保障。到2025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5万人、28.08万人、0.8万人、0.58万人、1.9万人。
第四节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强国”理念,围绕强县先强智,强智先强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战略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推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统筹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建设,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稳步达到9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占比50%以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学业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控制学生辍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利用率,推进智慧教育发展。2025年,力争实现全县教育网络化,信息技术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元化发展,逐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扩建一中、二中教学楼,新建一中图书馆、二中体育馆。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引进全国最优教育水平和治学理念,叫响宾州·衡水桃李学谷小镇等“高智”教育品牌,构建多元化教育发展格局,打造高品质“哈东学谷”。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依托黑龙江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旅游昆仑学院、职教中心等职业教育资源,推进泛美航空教育项目落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实施“人人有学上,人人可成才”培养输送计划,全力打造“职教名县”“北方工匠摇篮”。加快实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队伍质量,加强高中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扩充县直中小学教师队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深入落实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实施“健康宾县”行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卫生资源差距,健全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坚持公益性质,建立较为完善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居民获得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范围和服务内容。加强卫生技术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公开招聘医学毕业生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工作,继续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重点开展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提升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推进基层中医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据与省、市互联互通。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饮食文化和良好生活习惯,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升级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提升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能力。推进县级综合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医院诊疗能力。
专栏14 “健康宾县”工程
第六节 开展文体惠民行动
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将民俗文化、乡村文化等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本优势,加强文艺创作,扎实推进文体活动下乡进社区,落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延伸服务。完善县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等县级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县、乡镇和社区文化设施网络标准化建设。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推动智慧广电建设,推进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协同发展,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媒体+政务+服务+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推进频道高清化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主频道播出高清化。建设智能编目、智能采集、智能共享的智能云媒资库,加快推进广电有线网络升级改造,确保用户接入网络双向化、智能化和高速化。推进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和一体化。积极开展广电5G业务承载实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档案和数据库。
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大力开展健身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部队、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打造县级全民建设特色活动,参加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赛事活动。加强街道、社区、居民和乡镇、村全民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推进场馆、足球场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区15分钟健身圈和30分钟冰雪健身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自然村屯全覆盖,逐步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让每名学生初步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提升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高标准体育人才。
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程,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和主题街道。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建设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推进少数民族事业繁荣发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到2025年,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第十二章 聚力平安宾县,展现治理能力新水平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县域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经济繁荣增长、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平安和谐。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突出政治监督,为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保驾护航。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驰而不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不断向好的政治生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推动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
加强法治宾县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推进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培育体现特色法治文化,探索建设县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高质量的法治文化广场。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融合发展。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实现“一站式、全流程”的综合法律服务。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完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大力推进完美社区建设,全面提升村居治理能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广泛开展社会组织党建,树牢“党建+”理念,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和坚强堡垒作用。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强化各类社会组织管理,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的管理,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突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适应全县经济发展要求的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完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管机构及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灾害事故风险监测预警,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建立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安全发展化工行业,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建立全县较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对事故隐患实施重点跟踪、限期治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生产安全事故、森林草原灭火、洪涝灾害抢险救援、道路交通事故伤员紧急抢险等救援队伍和机制,形成快速、有序、高效的专业化救援力量。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体系,提高灾害性天气风险管理能力。加快应急设备和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建设,优化避难避灾应急综合物资与装备储备库,完善应急物资调度机制,确保配发高效迅速。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体系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构建专业化救援力量。
规范城市建设。统筹管理城镇建设立项、规划、设计、施工、调试到运行、维护等环节,有序协调政府、市民、设计者、供应商、维护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共同运营城市。转变城市管理理念,落实系统观念、大局意识,建立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精细化的全周期管理体制和机制,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点状管理现象。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让群众知情、参与、监督,调动每一个“城市细胞”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全民爱城、全民建城”共同体。
推进“平安宾县”建设。规范信访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信访条例》,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依法严厉打击缠访、闹访等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信访秩序。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构建完善“互联网+”警务模式,扩大公安天网工程覆盖面,补齐农村“雪亮工程”短板,加快智慧公安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持续开展城乡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整治行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十三章 聚力创新驱动,激发全面振兴新动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创新发展要素,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进产业培育设施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振兴发展提供新动能。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15家。
强化创新创业孵化功能。依托宾西经开区的科技型企业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加强科学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转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和技术合同交易。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努力打造省级创新孵化器。鼓励宾西经开区积极参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引入培育有潜力、有前途的科研和产业项目。
积蓄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围绕主食加工、饮品加工、肉食加工业,突破玉米、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加快推进宾西食品研发,推动农副产品由初级向精深加工跃升。壮大新材料研发,依托奥瑞德光电基础材料基地,积极引进光电上下游企业,形成从原料生产到产品应用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深度融合,形成创业创新的肥沃土壤,构建具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圈。
优化创新创业融资结构。鼓励企业采取委托研发、技术入股、投资入股等方式,主动介入高校和科研院所早期研发,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的科技创新投融资结构。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贯彻落实“数字龙江”建设发展规划,引导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电子商务、数字医疗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支持优势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分享经济”发展,促进消费者理性消费。筛选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性强的数字经济企业,列入重点企业培育名录,鼓励企业创新推出一批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建设应用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抓取或购买本地企业在阿里系、京东系、头条系和B2B大宗采购平台上的交易数据,强化电商大数据收集分析和结果应用,利用互联网挖掘用户要求,发展个性化营销、精准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
第三节 培育壮大电子商务
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成立专门的电商管理部门,培育支持电商发展。推进县、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体系、工业品下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鼓励企业在国内知名第三方平台开设店铺,支持经营主体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大力发展公众号、头条号、小视频、直播带货、网红打卡等新型网络模式开展销售,形成“电商+直播”等新业态。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以政府购买服务、专业机构组织实施的方式,继续抓好电商基础培训工作。加强与阿里巴巴、抖音、快手等知名电商平台服务商的合作,培养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各个平台主播。加强与义乌工商学院等知名电商专业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开展淘宝人才“代培”。围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贫困户等群体,编写完善标准化培训教材,开展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美工技能等培训,培养各类电商人才。
加强电子商务宣传。支持企业创新运营方式,通过电商助农、线上推广、线下营销、直播带货、文旅结合等形式,促进农村产品上行销售。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移动传媒等线上线下方式开展电商宣传工作,让更多群众了解农村电商、应用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提升生活质量。对电商企业、典型人物及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十四章 聚力保障落实,绘就宾县发展新蓝图
全县各部门、各乡镇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部署安排,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凝心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完成。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加强党对“十四五”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党员干部要时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明确“十四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责任主体。
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建立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保障各规划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提高约束力、执行力。
第三节 完善监测评估制度
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评估总结,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建立动态修订机制,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建立群众监督制度,鼓励群众对规划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各部门、各乡镇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与政府目标管理挂钩,考核结果作为有关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立足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区域发展和改革创新等领域,对接省市两级规划项目,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全局带动性和目标导向性的重大工程以及基础设施。健全项目推进协调服务机制,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提高项目推进效率。优先安排涉及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财政投入,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投资。